2019年5月份以來,我市健身、美容、裝修、家俱定制等消費行業陸續發生商家收取預付款后關門走人現象,群體消費投訴增多。這些消費糾紛的發生,不僅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而且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同時,也給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消委會組織依法依規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增加了難度。在此,市消委會再次提示廣大消費者:預付消費要謹慎。
預付消費陷阱多風險大,消委會組織不提倡消費者預付式消費。從消費投訴情況看,預付式消費可以讓消費者享受到商家一定的折扣優惠,但存在的風險也讓消費者防不勝防。一是服務承諾難兌現。商家通常以低收費和高額折扣優惠為誘餌吸引消費者,但購買會員卡后,實際接受的服務與宣傳提供的服務相距甚遠,消費者討要說法時,商家則以各種理由來減輕、逃避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后應承擔的責任。二是設置不公平不合理條款限制消費者權利。如:消費者提出退卡要求時,商家卻以會員卡上聲明有“一經售出,概不退款”等理由推脫。三是消費者缺少對經營者經營狀況的了解、監督,經營者破產、倒閉或轉讓后,消費者便無法再享受到服務,其權益難以維護。四是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隱私存在泄露風險。
消費者要理性消費,把消費主動權撐握在自己手中。一定要牢記“天上掉餡餅一定是陷阱”,切莫貪圖便利,盡量不要選擇預付消費,如確要選擇預付式消費要盡量選擇知名度高、信譽度好、經營時間長的商家并查驗商家經營資質、營業執照,尤其要注意查看實際懸掛招牌上的名稱與其營業執照上登記名稱是否一致;一次性購買金額不宜過大,應選擇金額小、期限短的預付式消費;實地了解、掌握預付約定消費的期限、價格、質量、管理等條款的文字憑證,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應按照預付約定條款及時消費。
發生消費糾紛時,要做到依法維權,理性訴求。發生消費糾紛后要及時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消委會組織舉報、投訴,如涉嫌經濟詐騙的,應向所在地公安機關報案,并提供相關憑證,如:預付卡、收款發票、收據、合同等。切不可以群體鬧事、散布謠言、張貼大字報、提出無理訴求、詆毀、攻擊、綁架政府部門。(保護消費者權益服務中心 許明成)
主辦單位:廣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技術支持:中國電信廣元分公司 網站維護:廣元市電子政務外網運營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5108000004
蜀ICP備202101797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80002000282號
地址:廣元市利州區利州東路二段6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