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從嚴管理干部貫徹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同時,要用科學辦法進行管理,切實管到位、管到點子上。“八小時以外”是黨員干部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的集中體現,也是作風建設的重要“窗口”。“八小時以外”絕非“法外之地”,而是檢驗黨性修養、考驗廉潔定力的重要考場。嚴守“八小時以外”紀律紅線,既是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重要舉措。
“八小時以外”黨員干部違紀違法現象的發生,損害了黨員的形象,破壞了政治生態。這些問題不僅關乎黨員干部個人的作風,更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八小時以外”的違紀行為,往往披著“人情往來”“私人交往”的外衣,具有隱蔽性、復雜性等特點,有的違規參與吃喝宴請,甚至以“一桌餐”等隱蔽形式逃避監督;有的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有價證券,或通過“雅賄”進行權錢交易;有的違規出入私人會所追求奢靡,與利益相關者構建不正當關系網;還有的參與賭博、酒駕醉駕危害公共安全,或因生活作風違背公序良俗。究其本質,都是對黨的紀律規矩的違反,看似是“偶然失范”,實則是政治意識的“嚴重缺位”。
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違紀行為的發生,不僅損害了黨的形象和公信力,也破壞了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深入剖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思想認識偏差,紀律意識淡薄。一些黨員干部對“八小時以外”的紀律要求認識不足,存在思想誤區。他們認為“八小時以外”是個人自由時間,可以隨心所欲,不受紀律約束。在這種錯誤思想影響下,他們對紀律和規矩缺乏敬畏之心,有的甚至忘記了黨員干部的身份,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有的黨員干部權力觀扭曲,將手中的權力視為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在“八小時以外”,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有的管理服務對象在“八小時以外”與黨員干部建立起利益關系。這種公權私用的行為,嚴重破壞了社會公平正義,損害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有的黨組織對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情況了解不夠深入,缺乏有效的監督措施。監督管理存在漏洞,制度執行不到位。同時,相關制度執行不到位,對違反“八小時以外”紀律的行為查處力度不夠。這使得一些黨員干部心存僥幸,認為即使違反紀律也不會受到嚴厲懲罰,從而更加肆無忌憚。
隨著黨員干部的社交圈和生活圈誘惑不斷增多,一些黨員干部在物質享受和金錢利益面前難以抵擋誘惑,從而陷入腐敗的泥潭。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缺失,未能形成有效約束。一些黨員干部忽視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對配偶、子女等親屬教育管理不嚴,導致他們利用黨員干部的職務影響力謀取私利。
嚴守“八小時以外”紀律紅線,是加強黨員干部作風建設、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需要從思想教育、制度建設、監督管理、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等多個方面入手,綜合施策,形成合力,確保黨員干部在“八小時以外”也能嚴守紀律底線。
加強思想教育,增強紀律意識。深入開展黨性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通過學習黨的理論和歷史,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和政治素養,使他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將“八小時以外”的紀律要求納入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內容,通過專題講座、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形式,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紀律教育。組織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章黨規黨紀,特別是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讓他們清楚知道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哪些行為是禁止的,明確紀律紅線和底線。同時,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法治教育,增強他們的法治觀念,使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廉潔文化氛圍,通過開展廉潔文化活動、建設廉潔文化陣地等方式,讓廉潔文化深入人心。挖掘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元素,發揮廉潔文化的教育、引領和浸潤作用,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權力觀,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做到廉潔自律。
完善制度建設,扎緊制度籠子。進一步完善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紀律規定,明確行為準則和禁止性條款。細化對違規吃喝、收受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處分規定,增強制度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建立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加強對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監督制度建設,建立健全黨內監督、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相結合的監督體系。拓寬監督渠道,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等監督平臺的作用。
強化監督管理,形成監督合力。各級黨組織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加強對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日常監督管理。通過談心談話等方式,及時了解黨員干部的思想動態和生活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提醒糾正。紀檢監察機關要履行好監督責任,加大對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違規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采取明察暗訪、專項檢查等方式,對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行為進行常態化監督。嚴肅查處違規違紀問題,對典型案例進行通報曝光,形成有力震懾。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拓寬群眾監督渠道,方便群眾對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違規違紀行為進行舉報。建立健全舉報反饋機制,對群眾舉報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查核實,并將處理結果反饋給舉報人。
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筑牢廉潔防線。通過開展家庭助廉座談會、發放家庭助廉倡議書、簽訂家庭助廉承諾書等方式,引導黨員干部家屬積極參與家庭助廉活動。教育家屬當好“廉內助”,常吹廉潔“枕邊風”,提醒黨員干部在“八小時以外”嚴格遵守紀律規定,自覺抵制各種誘惑。注重培育和傳承良好家風,引導黨員干部帶頭樹立正確的家庭觀、親情觀,教育家庭成員遵紀守法、廉潔自律。鼓勵黨員干部家屬對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行為進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提醒制止。建立家屬與組織溝通聯系機制,家屬發現黨員干部有違規違紀傾向或行為時,及時向組織報告,共同做好教育挽救工作。
強化自我約束能力培養,助力嚴守“八小時以外”紀律紅線。自我約束是紀律意識從“外在要求”轉化為“內在自覺”的關鍵,需引導黨員干部在日常生活中主動構建“行為邊界感”。可通過案例教學讓干部清晰知曉“八小時以外”可為與不可為的具體范疇,明確違規吃喝、違規收禮、參與低俗娛樂等行為的后果。鼓勵干部建立個人“八小時以外”行為清單,定期對照紀律要求自我檢視,對可能觸碰紅線的社交、消費等活動提前規避。同時,通過開展“紀律微課堂”“情景模擬推演”等活動,提升干部在復雜私人場景中的判斷力與抵抗力,讓其在無人監督時也能堅守底線。當自我約束成為本能,黨員干部便能在“八小時以外”主動遠離紀律“雷區”,真正將紀律紅線內化為日常行為準則,從根源上筑牢廉潔防線。(來源:黨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