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張洪坤委員:
您在市政協八屆五次會議提出的《關于廣元市中藥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建議》(第176號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視,組織相關部門、科室及直屬單位進行認真調查研究。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政府背書,企業牽頭,采取‘投資機構+醫療機構+藥品生產企業’模式建設區域中藥制劑中心”方面
(一)平臺建設與資源整合。目前,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牽頭,結合我市“川陜甘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定位及中藥材資源優勢,以“建平臺、聚資源、促轉化”為目標,推動建成廣元市中醫醫院制劑中心。該中心占地3000余平方米,是全市唯一集院內制劑研發、生產、教學于一體的大型綜合型制劑中心,目前建設規模居于全省領先水平,主要開展院內使用、院外醫療機構調劑以及委托研發、生產和加工等業務,年產能達5000萬元。同時,豪運藥業獲批“四川省醫院制劑中試平臺”,累計完成12個中藥制劑品種的委托研發與生產,初步形成“醫療機構研發—企業中試生產—市場推廣應用”的產業閉環。
(二)政策支持與醫保、資金保障。一是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部門聯動爭取省級政策,推動《四川省“十四五”藥品安全及高質量發展規劃》在我市落地,將“和中消瘀合劑”“扶正抗疫合劑”等3種療效顯著的中藥制劑納入醫保報銷范圍,年惠及患者超5萬人次,醫保基金年支付額達120萬元。二是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與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醫藥產業處對接了解,目前,省經濟和信息化廳針對工業項目支持方向主要集中在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專向債以及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等方面,無專門針對中醫藥產業相關政策資金支持。相關醫藥企業建設區域中藥制劑中心可通過專項資金項目申報途徑開展申報。三是市財政局積極響應中央、省、市關于中醫藥事業發展號召,積極籌措、爭取資金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經統計,2021年至2025年4月期間,全市共計下達中醫及中醫藥方面財政補助資金7932.03萬元(其中:中省資金4914.28萬元,市縣資金3017.75萬元),資金安排覆蓋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中醫藥標準化建設、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育、中醫醫院優質服務能力建設、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以及國家中醫優勢專科建設等多個方面。
(三)梯次培育和技術創新。聚焦現代化中醫藥產業發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梯次培育發展一批科技型企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推進中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支持域中藥制劑中心牽頭高校、科研院所協同開展技術攻關,開展品種選育、資源保護和馴化栽培等技術研究,推進中醫藥制劑創新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強中醫藥創新氛圍營造。借助科普活動月、全國科技活動周等契機,傳承弘揚中醫藥文化,營造中醫藥發展氛圍。
二、關于“政府牽頭建立‘秦巴名方’遴選機制,開展‘秦巴名方評選’”方面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牽頭,強化科技支撐,支持廣元市一批名方的發展,通過編撰《廣元市首屆十大名中醫成果匯編》《廣元名中醫臨床經驗匯編》等專著,系統梳理中醫藥學術成果。持續推動我市中醫藥類科研項目獲評省級科技計劃項目,評審立項多個市級中醫藥科研項目。強化市中醫醫院制劑中心建設,新增“解郁安神膏”等16個臨方制劑,開發“三仙葛花飲”等10余個大健康產品。
三、關于“加強區域合作,集合區域優勢,共促中醫藥產業發展”方面
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牽頭,深化跨區域合作,廣元市中醫醫院制劑中心60余個品種已實現市內醫療機構全面調劑,并拓展至巴中市、達州市等周邊地區。豪運藥業通過CXO(一期)平臺與省內10余家醫療機構建立合作,累計完成代加工業務500萬元。健全人才培育體系。建成國醫大師廖品正傳承工作室及8個國家級名老中醫工作室,培育國省高層次人才,組織民間醫師通過確有專長考核。優化區域布局,提高規模化水平。堅持市場導向、最適生態、扶優扶強非均衡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原則,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重點發展道地藥材和特色藥用植物,引導特色品種進行集約化經營,形成區域特色品牌,促進中藥材產業的集約化、標準化和規范化發展。
感謝您對我市中藥產業發展的寶貴建議!我們將持續匯聚各方力量,加快推進中藥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中醫藥強省建設貢獻廣元力量。
廣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2025年6月3日
(聯系人:汪秋怡,聯系電話:15883550625)
主辦單位:廣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技術支持:中國電信廣元分公司 網站維護:廣元市電子政務外網運營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5108000004
蜀ICP備202101797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80002000282號
地址:廣元市利州區利州東路二段6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