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場監管總局最新發布數據顯示,廣元市有機產品認證證書數量持續保持全省第一位。
自2017年廣元市提出創建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市以來,通過持續努力,創建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四縣三區全部創建為國家或省級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2022年全市有機產品認證數量首次躍居全省第一。截至2023年底,全市打造有機示范基地32個,202家組織的370個產品共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320張,認證面積49.6萬畝,證書數量居全國第12位、全省第1位。
堅持政策引導,夯實制度保障基礎。市、縣(區)黨委政府高位推進有機產業發展工作,不斷完善創建機制,建立創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領導小組,設置專項資金全力支持有機產業發展。
堅持規劃引領,狠抓特色產業發展。根據區域實際,科學編制和修訂有機產業發展規劃,明確以紅心獼猴桃、茶葉、高山露地蔬菜、核桃等特色種植業和生態漁業、土雞、肉羊(牛)等優勢養殖業為重點開展有機認證,發揮重點區域、重點產品、重點企業示范引領作用,以點帶面逐步擴大有機產品認證面積。
堅持全程監管,維護有機產品品質。組織相關職能部門聯合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戰役”,水源保護整治“五大行動”,實施土壤環境監測、分類管理、風險防控、污染治理“四大工程”,全面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治理。以“雙隨機、一公開”為監管手段,統籌推進有機產品認證有效性監督檢查,提升全過程有機質量控制。
堅持品牌打造,提升有機產品價值。積極借助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832”平臺和“政采云”等網絡平臺,不斷拓展網絡銷售。組織認證企業積極參與“廣供成都”“廣供杭州”等活動,強化“有機廣元”品牌建設,提升品牌知曉度和品牌溢價能力,實質性推動有機產品進入高端市場。
堅持標準先行,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特色優勢農產品全產業鏈發展,制定《茶葉、獼猴桃、曾家山蔬菜有機種植作業指導書》,完成朝天核桃、劍門關土雞、食用菌、紫云紅心獼猴桃等多項有機生產技術規程編制,持續推進新技術、新成果、新設施的推廣運用,促進有機產業可持續發展。
堅持文旅融合,增強產業發展韌性。先后打造龍潭有機特色體驗小鎮、月壩有機桃園、劍門蜀道茶葉生態公園等一批集合有機產業、紅色文化、鄉村旅游和社區功能于一體的有機產品體驗基地,把有機產品、有機文化融入到“吃住行游購娛”中,不斷增強產業發展韌性,提升綜合效應。(認檢監管科)
主辦單位:廣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技術支持:中國電信廣元分公司 網站維護:廣元市電子政務外網運營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5108000004
蜀ICP備202101797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80002000282號
地址:廣元市利州區利州東路二段6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