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防范網絡傳銷有關知識(第七期)
來源:昭陽信息網 作者: 云南省打擊傳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編者注:目前,網絡傳銷標的物除了傳統的健身器材、保健品、衛生化妝用品等實物產品外,還出現了網絡商業廣告通訊數據量、經營資金份額、計算機軟件、網絡遠程教育、 網絡服務空間容量等虛擬服務甚至虛擬概念,傳銷標的類型趨于復雜化、虛擬化且不易于判斷識別。由于網絡傳銷改變了傳統傳銷的大團隊運作、大規模集中、大場所培訓、大尺度宣傳的運作模式,主要通過 QQ、MSN、UC 等聊天工具進行溝通聯絡,其資金交易主要通過網上銀行、網上支付(結算) 等方式運作,網絡傳銷實現了從發布信息、發展人員、計提報酬、資金結算到會員管理等一系列活動的網絡化。由于網絡所具有的虛擬性、無邊界性、開放性和快捷性,網絡傳銷呈現出了傳銷標的虛擬化、組織策劃隱蔽化、管理運作遠程化、傳銷活動高效化、危害結果社會化等特點,傳播地域更廣、違法活動更加隱蔽,識別防范難、認定處置難。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老年人、外出務工人員以及在校學生深入了解認識網絡傳銷欺詐本質及其嚴重危害性,通過加大力度強化打擊傳銷法律法規以及有關知識的普及宣傳,做到警鐘長鳴,不斷增強自身防騙技能和增強免疫力,做到自覺了解認識、識別防范、拒絕抵制和遠離傳銷誘惑之目的,省打傳辦、省市場監管局整理出了《識別防范網絡傳銷有關知識》 宣傳警示材料,希望通過組織開展相關宣傳警示活動,積極倡導“防范傳銷從我做起、打擊傳銷人人有責”理念,切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識別防范、拒絕抵制傳銷意識能力,努力構建“人人參與、協調聯動、群防群控、齊抓共管”的綜合治理工作格局,努力打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為構建智慧、 和諧、平安、健康、發展、美麗云南作出應有貢獻。
如何甄別網絡傳銷
(1)騙取財物。傳銷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采取編造、 歪曲國家政策,虛構、夸大經營、投資、服務項目及盈利前景,掩飾計酬、返利真實來源或者其他欺詐手段,從參與傳銷活動人員繳納的費用或者購買商品、服務的費用中非法獲利的,認定為騙取財物。
(2)層級關系。認定網絡傳銷行為所稱“層級”和“級”系指組織者、領導者與參與傳銷活動人員之間按照推薦和 被推薦關系所形成的上下線關系層次,以及非組織者、領導 者在傳銷組織中的身份等級。
(3)團隊計酬。傳銷活動的組織者或者領導者通過發 展人員,要求傳銷活動的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形 成上下線關系,并以下線的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上線 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是“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
(4)惡性網絡傳銷。設置不符合商業慣例和經營常理 的高額獎勵;誘惑他人繳納高額費用作為主要收入來源 ; 用以后加入者繳納的費用支付先加入者的獎勵 ;必須是無限發展下線才能支撐資金鏈不斷裂;目的和結果都是騙取財 物 。
(未完待續)
主辦單位:廣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技術支持:中國電信廣元分公司 網站維護:廣元市電子政務外網運營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5108000004
蜀ICP備202101797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80002000282號
地址:廣元市利州區利州東路二段68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