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2 10:54作者:封莉 來源:中國經營網
以投資虛擬貨幣增值噱頭吸引群眾投資,然而想要賺錢就需要不斷地拉新人入伙。近日,上海警方對外通報,經過6個月縝密偵查,成功偵破上海首例利用虛擬貨幣實施網絡傳銷犯罪的案件,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0余名,涉案金額1億余元。
據悉,目前,法院已對該案依法作出一審判決。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2020年10月,上海市局經偵總隊在工作中發現,一家網絡平臺對外聲稱可提供虛擬幣投資增值服務,并設置了名目繁多的入會獎勵,以此大肆招攬會員,有從事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嫌疑,經偵總隊隨即會同楊浦公安分局成立聯合專案組開展立案偵查。
警方經過前期偵查發現,該網絡平臺系2020年6月開設成立,服務器架設于境外,由犯罪嫌疑人牟某實際控制。牟某通過設立某區塊鏈技術公司,宣稱自己是全球應用領域獨角獸,內部組建技術、講師、推廣、客服、提現審核等5個團隊,通過該平臺以推廣區塊鏈技術和提供虛擬貨幣增值服務為名,以承諾高額靜態收益和發展下線復式計酬為誘餌,吸引用戶加入。
“操作過程中,平臺會員需購買大量虛擬貨幣,再將其兌換為該平臺發行的所謂代幣,以此交納入門費成為平臺會員。同時,平臺設置了直推獎、間推獎等動態收益和團隊收益等返利獎勵類別,誘導會員不斷發展下線,不斷擴大組織規模。”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四支隊探長趙帥介紹案情時說。
舉例來說,用戶先通過上線邀請碼完成平臺的登陸注冊,在充值至少1000個平臺代幣的入門費后,即可享受一定比例的靜態收益。然而平臺會員所能獲得的最大獎勵并不在此,而在于推薦下線獲取的返利。
根據平臺規則,每推薦一名新用戶,即可從平臺獲得該用戶的直推獎勵,若下線用戶繼續發展下線,還將獲得間接推薦獎勵。另外,平臺會員可根據下線客戶累計繳納幣數提升會員等級,享受10%至100%不等的團隊管理獎勵。
數據顯示,該平臺存續期間累計發展會員賬戶6萬余個,層級關系達72層,涉案金額1億余元。
該平臺是如何在短時間內發展規模如此龐大的會員?警方進一步調查發現,該犯罪團伙內部分工明確,層級架構明晰。為獲取用戶信任,牟某組織周某等5名數據講師組建宣講團隊,通過網絡課程、線下宣講等形式,大肆宣傳所謂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增值前景;平臺組建的推廣團隊則專門通過組織線下酒會、社區沙龍、建立群聊等形式,吸引潛在用戶交納會員費,并誘導其不斷發展新會員加入;技術團隊則負責平臺開發、測試、運維代幣開發以及研發獎勵模式和提現功能。
趙帥介紹案情時說,該團伙對外宣稱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最快公鏈等,然而卻并沒有任何真實業務,所謂的投資前景根本就是無稽之談。平臺設置的代幣也無任何市場價值且非法,代幣價值多由平臺進行控制。隨著代幣價值的下降,用戶在提現時會引發虧損,這就迫使用戶需不斷發展下線,以獲取更多的平臺收益。
2021年4月,警方對該平臺實際控制人等多名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共抓獲包括牟某在內的10余人。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法院已對該案依法作出一審判決,牟某因犯組織領導傳銷罪被一審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年6個月。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傳銷組織內部參與傳銷活動人員在30人以上且層級在3級以上的,應當對組織者、領導者追究刑事責任。據了解,上海警方已提請公安部對涉嫌犯罪的傳銷參與人員,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云端行動”,開展跨省打擊。
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虛擬幣傳銷作為新型網絡傳銷犯罪,隱蔽性強,但騙術萬變不離其宗,不外乎三個典型特征,一是入門費、二是拉人頭、三是復式計酬,傳銷行為的本質就是一種成員間相互蝕利的行為。
2021年,公安部已連續第4年在全國部署開展“凈網”專項行動,全年共偵辦案件6.2萬余起。2022年1月14日,在公安部舉行的發布會上,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二級巡視員孔長青向記者表示,2021年公安機關打擊治理網絡黑灰產,針對虛擬貨幣洗錢新通道,全國共破獲相關案件259起,收繳虛擬貨幣價值110億余元。
主辦單位:廣元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技術支持:中國電信廣元分公司 網站維護:廣元市電子政務外網運營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5108000004
蜀ICP備2021017977號-1
川公網安備 51080002000282號
地址:廣元市利州區利州東路二段686號